2020年,正当中美贸易和科技领域的冲突如火如荼之际,有位中国学者提出,即便每月只有2000元人民币,中国人生活的质量也能超过每月3000美元的美国居民。
这个观点一出,在网上很多人都在喷,不过现在看下来,那话还是挺有价值的。
这几年啊,尽管有那关税战,中国经济还是挺住了,没被拖垮。但这事儿却让老美的普通老百姓日子更难过,物价上涨让他们花钱更费劲了。特朗普上台后还想再加关税,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会带来啥影响呢?人民币还有A股,接下来这四年它们会怎么走呢?
美国财政触及新的债务上限
1月17日,有消息说美国新任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出席了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的听证会,还发表了挺受关注的讲话。
美国的新财长打算到2028年让美国的经济每年增长3个点,同时把政府的财政赤字控制到只占GDP的3%。另外,他们还计划每天多生产三百万桶油,以此来控制美国的物价上涨。
未来的四年里我们怎么把这件事给搞定啊?总体来说,我们打算就是对外多收点税,对国内的朋友少收点钱,就这样子日常操作。
到现在为止,经济圈里头,没人觉得这位新上任的财长能实现他定的增长目标。
这意思就是说,他一上任,头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美国国债快达到顶了,这事儿得算2025年特朗普团队最头痛的大麻烦了。
上回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说,202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暂时把美国政府的借钱顶限给停了,这暂停的作用要到2025年1月1号才结束。
财政部算了一下,1月14号到23号这十天里,美国的欠债可能就会碰上债务的上限。要是到时候不赶紧想点特别办法,就可能又得面对债务危机的问题了。
美国财政部宣布了一个“发债暂停”计划,从2025年1月21日下午开始,一直持续到3月14日。
特朗普一上台,发现美国财政部就像是个空口袋,没什么钱可以动。这样一来,他管理国家可就挺麻烦的。
特朗普觉得,对中国加关税能多弄点钱进国库,但这点收入就像是喝毒药解渴,或者用杯水去填车轱辘坑一样,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
2018年那回关税战搞下来,结果是美国还是离不开买中国的东西,不但这样,还让美国人的钱袋子更瘪了,日子过得更紧巴了。
在市场上,因为关税升了加上特朗普在位,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先开始卖美国国债,这导致美债价格一直跌。照这样下去,肯定又会引发美国的新金融危机。
特朗普的团队还有美联储,面对快要到来的大麻烦,他们打算怎么应对呢?
中国版的“广场协议”?
特朗普想搞定美国这边的物价上涨,还得把制造业往回招,还得保证美元那套赚钱的玩法别出岔子,这事儿挺难弄的。
最近市场上大家都在传,美国政府可能要推出个新版的“广场协议”,叫“海湖庄园协议”,说是广场协议的升级版。
美国想学以前对付日本那样,再对中国的制造业下手。它们打算通过调整汇率,让美国进口的商品变得更便宜,这样就能帮美国压低物价,减少通货膨胀的问题。
美国打算用关税手段推着中国的制造业搬家,搬到对美元更有利可图的地区,他们觉得东南亚那片儿最理想。
当年美国能跟日本签下《广场协议》,那是因为日本在二战后成了战败国,军事上、主权上啥的都得听美国的。
当年美国跟日本和德国签了那个广场协议,那时候日本和德国在工业上特别厉害。结果因为这个协议,两个国家的经济都开始走下坡路,日本直接经历了那漫长的30年低迷,德国还好一点,还能勉强撑着。
主要是因为德国靠把东西卖到整个欧洲去,成功降低了美国对它的压力,也减少了向美国出口的东西。
所以啊,德国没把宝全押在美国身上,它还着重开发和扩大了我国还有欧洲的市场,这样一来,即便美国对德国制造业施加了压力,德国的制造业受损也不严重。
更为重要的是,产业升级。
这次美国想学广场协议那套对付我国,肯定不会得逞。
我国是个主权国家,而且这几年军事上也挺厉害的。别想着通过军事威胁逼我们签什么广场协议,这事儿肯定不会成。
再者,出口这事儿,我国向来是多个渠道一起走的,可不是只把宝押在美国一个市场上。事实上,美国倒是挺依赖我国的。
再者,尽管美联储老是通过提高利率来压低人民币,可不管是中国央行公布的中间价还是离岸市场的汇率,人民币都挺稳的。
2023年啊,美联储把美元利率给提上去了,都超过了5%,可人民币呢,离岸汇率还是稳稳地在7.3附近晃悠,央行公布的那个中间价也还是保持在7.2以下。
总之,不管是对抗关税还是金融对抗,我国都能坚守住自己的底线。而且,别看那些没硝烟的战斗,我们军事力量也在这儿,保证不会让成果被武力打压或压制。
这就是为什么说未来中国必胜的底气。
贸易战和金融战一旦结束,人民币还有人民币投资肯定会被很多外国钱庄争着买,估计会涨不少值。
